登录注册
2025全市群文系统摄影业务骨干培训班成功举办

       9月26日,由济宁市文化馆(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2025年全市群文系统摄影业务骨干培训班成功举办。         此次培训班旨在提升我市群文系统摄影业务人员创作水平和能力素养,加大摄影人才队伍培养和梯队建设,引领广大摄影业务工作者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记录好、宣传好新时代群文工作成就。本次培训班特邀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济宁市老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茁;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兖州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群文摄影优秀骨干吴琨进行了授课。此次培训班将摄影艺术素养与群文业务工作相结合,为全市群文系统摄影业务骨干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群文系统摄影专业干部的创作水平,为推动我市群众文化摄影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5-09-26
国庆、中秋喜相逢,济宁市文化馆假期邀您“艺”起来过节!

        

2025-09-25
济宁市文化馆举办《维也纳华尔兹》舞蹈公益讲座 市民共赴优雅之约

         为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近日济宁市文化馆举办了《维也纳华尔兹》舞蹈公益讲座,邀请了国家级A级教师和C级评审赵慧萍老师授课,吸引众多舞蹈爱好者参与。讲座中,赵老师以“理论+实操”形式授课,先介绍维也纳华尔兹的起源、风格特点及音乐节奏知识;随后现场示范基础舞步,针对站姿、旋转发力等细节逐一指导,耐心纠正学员动作,帮助零基础参与者快速入门。此次活动将高雅艺术融入大众生活,不仅让市民掌握了舞蹈技巧,更传递了艺术审美,受到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2025-09-24
济宁市第六届舞蹈大赛成功举办

近日,济宁市第六届舞蹈大赛在济宁市文化馆群星剧场成功举办。本次大赛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比赛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当代舞、流行舞(爵士舞、街舞)等多种舞蹈种类。大赛共收集了280余件参赛作品,总计1700余名舞者踊跃参与。比赛共设十五个组别,分别为幼儿组、少儿A组、少儿B组、少儿C组、少年A组、少年B组、青年组、中老年组、创编组单项形式(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形式。大赛评委由大赛组委会领导小组聘请的有关专家担任,确保了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和公正性。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凭借精湛的舞技和饱满的热情,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无论是灵动优美的中国舞,还是活力四射的流行舞,都展现出了济宁市舞蹈艺术的高水准和独特魅力,充分展现了济宁舞蹈事业蓬勃发展的新气象和艺术创作水平的新高度。此次济宁市第六届舞蹈大赛的成功举办,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展示了济宁市舞蹈创作教学成果,为舞蹈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未来,期待更多优秀人才和作品涌现,推动济宁市舞蹈艺术迈向新高峰。 

2025-08-25
我市召开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推进会

8月21日上午,我市召开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务实高效的作风,全力以赴打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攻坚战。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丽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磊主持会议。会议指出,我市作为儒家文化、始祖文化、运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102项,国家级传承人15名,省级传承人64名,这些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文化财富。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巩固济宁作为鲁文化发源地、核心地的文化地位,推进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会议强调,要聚焦核心任务,破解创建工作的关键难题。一是要在强化培训上下功夫。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涉及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等多个维度,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科学制定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是要在强化责任上下功夫。各县市区要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列入地方政府重要工作议程,对辖区内的创建任务进行统筹安排部署;要健全多部门联动、多层级协同的格局,牵头部门要勇担责任,配合单位要主动作为,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三是要在落实推进上下功夫。各部门单位、各县市区要聚焦职责任务,强化实干担当,始终将工作质效放在首位;要拉高标杆、注重细节,对照分工中的核心任务,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见效。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科学把控创建节奏,确保各项任务按节点推进、高质量落实。要强化立体宣传,创新线上传播,让创建工作“抬头可见、驻足可感”,增强群众知晓度、认同感。要注重常态长效,把创建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在非遗活态传承、文化场景营造、群众参与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创建过程成为守护文化根脉、惠及民生福祉的生动实践,真正实现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市直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功能区)政府(管委会)分管负责同志、文旅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科室负责同志、市文化馆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2025-08-22
山东琴书《苦乐娘亲》赴巴彦淖尔,唱响非遗之美

近日,在“鸿雁的故乡”巴彦淖尔,一场汇聚全国非遗精华的文化盛宴——“北疆拾遗 生生不息”2025年“春雨工程”文化传承志愿服务边疆行第二届陕蒙晋等全国各地文化馆非遗优秀节目展演暨文化馆联盟交流活动盛大举行。济宁市文化馆选送的山东琴书《苦乐娘亲》,在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精湛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高度赞誉。山东琴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唱腔、生动的表演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闻名遐迩。演出中,演员凭借扎实的演唱功底和细腻的表演,将剧中人物的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深刻感受到了山东琴书的独特魅力。“春雨工程”文化传承志愿服务边疆行活动旨在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边疆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山东琴书《苦乐娘亲》参与此次活动,不仅为巴彦淖尔的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也为边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借鉴,有助于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下一步,济宁市文化馆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与其他地区文化馆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文化馆联盟平台,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模式和创新思路。同时,与其他地区文化馆联合开展非遗展览、演出、培训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2025-08-20
齐鲁文化(济宁)生态保护区非遗研学课程回顾

8月5日-7日,齐鲁文化(济宁)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非遗研学课程圆满完成。来自全市的50余名小学员参加了本次非遗研学课程,我市面塑传承人陈庆榜、李恒辉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指尖上的非遗奇幻之旅”。 经过认真学习,孩子们全面了解了面塑技艺的发展历史、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基本技能,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作品创作。 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宣传齐鲁文化(济宁)生态保护区建设,让广大群众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  

2025-08-07
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考察团莅临济宁市文化馆考察交流

       8月6日上午,莒南县文化和旅游局考察团一行5人,在莒南县政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星星的带领下,莅临济宁市文化馆考察交流。济宁市文化馆党总支部书记、馆长张华锋介绍了我馆基本情况、运营情况、服务机制。考察团一行参观了我馆的非遗展厅、群星剧场、艺术培训教室等。在交流过程中,双方就场馆运营模式、服务创新机制及文化资源活化利用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莒南县考察团对济宁市在文化惠民工程中的创新实践给予高度评价,表示将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助力本地文旅融合发展。   

2025-08-06
峥嵘岁月 永不褪色!济宁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护理院慰问老兵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8月1日上午,济宁市文化馆组织儒风艺术团红色文艺轻骑兵走进凤凰怡康护理院,开展"庆八一·致敬老兵"慰问演出活动,为退伍老兵和老年朋友们送去“建军节”的问候和精彩的文艺节目。   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双拥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演出在歌伴舞《花开中国》中拉开帷幕。市文化馆的志愿者们用激情的歌声、优美的舞姿,表达对革命前辈的崇高敬意。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共同追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25-08-01
齐鲁文化(济宁)生态保护区小小非遗传承人研学活动圆满完成

7月21日一24日,齐鲁文化(济宁)生态保护区小小非遗传承人研学活动圆满完成。来自全市的100余名小学员参加了本次葫芦烙画研学体验活动,我市葫芦烙画传承人臧建老师对小学员们进行了授课。经过认真学习,孩子们全面了解了葫芦烙花的发展历史、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和基本技能,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作品创作。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宣传齐鲁文化(济宁)生态保护区建设,让广大群众感受非遗魅力,提升参与非遗保护的积极性。最后,小学员们被授于小小非遗传承人证书,并立志为传承非遗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07-31
齐鲁文化(济宁)生态保护区专题培训班在济宁市文化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

7月29日齐鲁文化(济宁)生态保护区专题培训班在济宁市文化馆多功能厅成功举办。各县市区文旅局分管局长、非遗科长、文化馆非遗业务骨干、景区负责人、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以及传承人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从政策解析和国家层面阐述国家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围绕保护区建设和国家级创建的核心任务进行了系统化、实操行动工作安排。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内容充实、指导性强,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路径、提升了能力、压实了担子,为全市高效、规范、有序地开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迎审工作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动力。

2025-07-31
第二届济宁市文化馆(站)业务技能大赛(音乐类)成功举办

       为积极贯彻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升全市文化馆(站)音乐业务干部的专业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近日,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宁市文化馆承办的“第二届济宁市文化馆(站)业务技能大赛(音乐类)”在市文化馆群星剧场成功举办。大赛筹备工作启动后,得到了县市区文化馆(站)的积极响应。为确保大赛公平、公正、公开,制定了细致的比赛方案和严谨的评分标准。同时还邀请了业内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团队,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大赛的专业性、权威性提供了坚实保障。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大赛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5名。获奖选手在比赛中都表现出了卓越的音乐才华和优秀的专业素养,成为全市文化馆(站)群文业务干部学习的榜样。此次大赛是提升全市文化馆(站)音乐业务干部素质的重要举措,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广大群文业务干部以此次大赛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推动济宁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奉献更多的力量。同时,大赛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进一步提高了文化馆(站)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济宁市文化馆将以此次大赛为新的起点,持续加强文化馆(站)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丰富、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