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儒风运河暨齐鲁文化现代集邮展

为“弘扬齐鲁大地优秀传统文化,发扬新时代先进文化,讲好山东故事,”积极推动“文化强省”建设。5月25日上午,由济宁市集邮协会、济宁市群众艺术馆主办,运河集邮研究会承办的“儒风运河暨齐鲁文化现代集邮展”在群众艺术馆开幕。  本届集邮展为非竞赛邮展,以集邮者特有的方式展示儒家文化、运河文化以及省内各地市的地方文化,让观众重新认识济宁市及山东省各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齐鲁大地光辉灿烂的悠久历史,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展览共展出80标准框,涉及专题、一框类、图画明信片、现代类、原地类等。分为:儒风运河和齐鲁文化两大类别,这些邮集均出自山东省各地市的集邮组织和集邮爱好者之手。  

2019-08-20
济宁市第八届少儿书画大赛

  “六一”,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节日,一个能为人带来朝气和活力的日子。在这个美好时刻,由济宁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政协书画联谊会联合主办,邹鲁画院承办、市群众艺术馆协办的济宁市第八届少儿书画大赛如期拉开帷幕。  本次大赛共分书法、硬笔书法、美术三个类别,参赛选手按照年龄分为四个组别,采用团体集中送稿和个人投稿相结合的方式,共收到65家机构及个人投递的有效参赛稿件3419件。聘请我市知名书画家组成评审委员会。经过初评、终评、现场复试等多个环节的评审,共评出一等奖31名,二等奖76名,三等奖174名,扩大了优秀奖的范围,总体获奖入围人数达到了1316人。  大赛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挖掘培养青少年书画人才,引导书画教育机构注重传统经典,重视技法培养,在强调书画艺术专业性的同时突出少儿书画创作的独特个性,使之树立正确的艺术美观。  近年来我市文艺界、艺术家怀着对下一代思想道德、艺术素养健康发展的使命担当和深厚情感,投身于少年儿童艺术教育与培训事业中,不断提升他们的书画艺术水平与鉴赏能力,为我市书画艺术领域培养了大量后继人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次展出的就是我市少年儿童在书画艺术创作方面的优秀代表作。

2019-08-20
济宁市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系列活动隆重开幕

为庆祝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社会氛围,6月8日上午,由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济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主办,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各县市区文广新局承办的“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系列活动在市群众艺术馆展览楼隆重开幕。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爱民、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峰、市文广新局局长张弢、市文联主席周长征、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孙志春、市文广新局调研员张康,以及各县市区非遗负责人参加了开幕式活动。开幕式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徐峰主持,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孙爱民致辞。孙部长在致辞中对近年来我市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关心支持非遗保护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对奋斗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一线的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同时强调,做好非遗保护传承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济宁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并发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的地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勉励全市非遗工作者,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再接再厉、继续前行,取得更好的成绩。  开幕式上,对2017年度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山东省“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点进行了表彰颁奖。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济宁市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展览以“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为主题,通过非遗现场展示体验活动、“放歌新时代  共享新生活”文化惠民暨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图片展、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教学成果展、首届全市少儿手工艺术大赛作品展四大版块内容,全面展示了我市近年来在非遗记录保存、高校非遗传承、少儿非遗培训和非遗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营造了“多彩非遗保护,创造美好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围绕“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主题提出了“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非遗让生活更美好”、“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宣传口号,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倡导见人见物见生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以人为根本,以物为依托,设计丰富多彩、融入本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系列活动,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2019-08-20
济宁市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举办

为迎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社会氛围。6月6日,由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济宁学院主办,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济宁市非遗保护中心、济宁学院党委宣传部、济宁学院体育系、济宁学院校团委承办的济宁市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济宁学院拉开帷幕。开幕式由济宁学院体育系主任韩华教授主持,济宁学院党委副书记马恩、济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调研员张康分别致辞,济宁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纪文杰和济宁学院团委书记马新蕾为济宁市非遗保护传习基地揭牌。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了精彩的传统武术项目展演。黄氏二郎拳、查拳、文圣拳、昆仑拳等来自全市的15支传统武术队伍纷纷登台亮相,现场表演刚柔并济、虎虎生威,充分展示了传统武术的文化魅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鼓掌欢呼。为进一步加深同学们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下午又进行了传统武术进课堂活动。展演队伍代表走进大学生体育课堂,进行了示范讲解和教学。同学们怀着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学习演练,并和传承人进行了沟通交流。通过课堂教学,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提升了兴趣,加深了认识。

2019-08-20
方圆艺象大型书画展

 “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方圆艺象大型书画展于6月17日在市群众艺术馆开展。

2019-08-20
2018年济宁市中学生校园摄影大赛

    中学生,风华正茂、青春正好、时至今日,济宁市中学生摄影大赛已走过了4个春秋。这是一段见证,更是一份感动;这是一段相逢,更是一种成长。  2018年,在共青团济宁市委、济宁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济宁市中学生校园摄影大赛”迎来了自创办以来的最大规模。全市参与学校20余所,收到作品1300余组,学校类型不仅包括了普通初中、高中还有中职中专院校。经过了专家评审,最终产生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    今年的大赛主题确定为“青春正好、关注身边”目的就是引导中学生们把相机当做自己的眼睛,学会用正确的影像立场来观察身边,体验生活、关注社会,尝试着引导中学生的影像离开沙龙与唯美、离开伤逝与猎奇。今天展出的是本次大赛的获奖作品中精选出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虽然从技法和影像语言的表达上还有进步的空间,但是可以看到“当代中学生”这一群体的所遇、所好、所思、所悟......  通过这次比赛,一次展览,希望同学们能够收获影像对摄影的真实意义,能够明白影像之于摄影更多的是一种观看策略。

2019-08-20
济宁老摄影家协会庆“七一”摄影作品展

 7月1日上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我市各个领域40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由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济宁市老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济宁市金石缘文化艺术中心协办的“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庆七一摄影作品展”在市群众艺术馆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了广大老党员老干部远赴祖国各地的采风佳作,以及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我市党建工作、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文明创建等方面的作品。充分展现了市老摄协近几年内的摄影成果。 

2019-08-20
不忘初心·印心石韵 沪·鲁篆刻家作品交流展

  7月7日上午,“不忘初心 印心石韵”沪鲁篆刻家作品交流展在济宁市群众艺术馆隆重开幕,展览为期三天,双方还将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篆刻艺术由来已久,自文彭、何震开创明清篆刻流派之先河,有清一代,以浙江、安徽印人为主体的群体,推动形成印风鲜明的浙派、皖派两大篆刻流派,蔚然大观,后继者风起云涌。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派,其代表人物、“西泠八家”的黄易结缘济宁,使济宁有了汉碑汉画保护和金石学研究。当代篆刻队伍,也往往以群体出现为特征,比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印社”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上海、杭州既是经济发展的前沿,也是人文荟萃之地,印学昌盛,成为名符其实的印学中心。济宁篆刻队伍与上海素有渊源,朱复老在济宁影响深远,当代大多数海上名家对济宁书法篆刻圈熟知,他们多次来过济宁,考察过这里的汉碑汉画,留下了诸多笔墨记忆。2010年西泠海选,多位海派大家来到邹城参与评选;2011年中国印·孔孟之乡推进组全国名家邀请展,数位海上名家赐稿;2014年,齐鲁·吴越儒学经典名句篆刻联展,更是济宁与上海篆刻的一次广泛接触。可以看出,作为海派篆刻与济宁一直有着渊源深厚的感情。   今“海上小刀会”诸君,均是多年深耕印坛的名家,更是当代海派篆刻的中坚力量,“小刀会”一经命名成立,立刻引得印坛瞩目。中国印·孔孟之乡推进组,2007年在鱼台发起,算来至今十余年,雅集活动已有七次之多,两个群体的创办思路不谋而合,相互之间也就多了一份走近的缘分。今天的展览,双方各60件精品力作,包括印屏、书法作品、篆刻原石等,全方位展示篆刻艺术的魅力。  毫无疑问,继济宁刚刚成功举办全市首届篆刻展之后,本次高层次互动交流,定会对济宁篆刻发展、济宁篆刻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积极作用。

2019-08-20
任城区“弘扬雷锋精神,争创时代先锋”书画展

 笔情墨意歌盛世,一片丹青绘华章。7月13日上午,由任城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老干部局主办,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市群众艺术馆、任城区老年书画研究会、张山水泥厂承办的任城区“弘扬雷锋精神,争创时代先锋”书画展在市群众艺术馆开展。市区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开展仪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老年书画会员、爱好者作品160余幅,主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97周年,进一步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展。 

2019-08-20
相约孔孟之乡---中韩书法交流展

  2018年7月26日下午,由济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国际书法艺术联合韩国本部湖南支会联合主办的“相约孔孟之乡---2018中韩书法交流展”在济宁市群众艺术馆隆重开幕。  本次交流展的成功举办,是中国济宁、韩国光州书法家友好合作的结晶。中韩两国的书法家们,承纳着优秀书法传统的深厚滋养,创作出一百余幅精品力作。这些作品异彩纷呈,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书法家们用生花妙笔为各界嘉宾和广大群众带来一场赏心悦目的艺术盛宴。  中国与韩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两国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中韩文化艺术交流源远流长,无数先贤曾为此做出不懈努力,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话。书法是中韩两国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深受两国人民的喜爱,已成为架起中韩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2019-08-20
山东省保险业书法作品展

  在全国上下深入宣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广泛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之际。8月15日上午,由山东省保险学会主办,济宁市保险行业协会承办的山东保险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书法作品展在群众艺术馆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活动以文艺的形式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激励广大保险业干部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诚履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忘我的精神,奋力开创山东保险业新局面。    此次共展出各类书法作品80幅,是在全省保险业干部员工创作的近200幅作品中精选而出,作品主题突出格调高雅,特色鲜明,充分抒发了全省保险业干部员工“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的职业豪情,展现了全省保险业干部员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全省保险业干部员工文艺创作的又一次集中检阅,也是近年来全省保险文化建设的一次成果展示。全省广大保险干部员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既有十九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及经典词句段落,又有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运用的经典名句。作品构思巧妙,气韵生动,凝聚了全省保险人的智慧和功力,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好时代气息,是一次成功的、高水平的艺术呈现。让更多的观众、书法爱好者,在享受艺术盛宴的同时,用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投身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宏国大业之中,并让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2019-08-20
济宁市中国画学会首届会员精品展

9月25日上午,为全面展示济宁市中国画创作水平,由济宁市中国画学会主办的“济宁市中国画学会首届会员精品展”在我馆拉开帷幕。展览共邀请到国画家80余名,共展出作品100余幅。在参展的画家中,有年近古稀的老一辈艺术家,也有刚刚步入画坛的后起之秀,中青年画家在此次展览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展览作品内容有草丛花卉/壮美山川;也有飞禽走兽,人物美景;作品形式有精工细笔,也有豪放写意;有利用传统语言进行的“以古开今”的有益尝试,也有借用外来艺术语言所作的“洋为中用”的吸收。作品的风格是多样的,表达的手段是丰富的,虽然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却都表现出相同的美。画家们的创作思想很活跃,探索的路子很宽广,展览较为全面的展示了我市中国画发展的全貌,充分反映出济宁中国画坛的勃勃生机。   济宁是孔孟文化的发源地,文化沉淀厚重,历史灿烂悠久。这片热土孕育出了有特色敢创新的艺术家和有责任敢担当的艺术工作者,几十年来,我市涌现出了许多接触的国画家。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在这个领域探索,把中国画创作推向与我们时代发展相适应的高度。他们的开拓精神和累累硕果,对后辈来说是巨大的激励和鼓舞。当今,我市中国画人才济济,各种风格流彩纷呈。他们对传统进行深入发掘,对生活深入写生。为中国画创作积累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素材。他们的作品在全国/省/市个大展览中频频入选,获奖。已经成为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不断提升着济宁的文化品牌。     

2019-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