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梁山县16家文艺团队在老年节庆祝活动上受到表彰

梁山讯(通讯员 马卫东)10月10日,梁山县在水浒文化广场热闹庆祝全国第一个老年节,城区及乡镇各种表演队伍齐聚广场,上演了精彩的、老百姓自编自演的节目,老人节过成了色彩鲜艳的“文化节”,16家“先进健身站点”受到表彰。    据悉,梁山近年来的文化搞得风风火火,民间文艺队伍如雨后春笋,节节升高,表演水平越来越精美,文艺队伍的状貌越来越靓丽,还未完全建成已经投入使用的水浒文化广场成了文化的海洋、人民的节日广场,队伍们争相报名参加、争相比赛,梁山县形成了浓厚的“文化强县”的建设高潮!今年以来,县文广新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文化惠民”文件要求,实施“村村建团”工程,开播“百姓大舞台”栏目。以县文化馆为龙头、文化站为两翼的“村村建团”广场舞培训班,正在15个乡镇有序推进。由县文化馆组建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均来自社区广场舞优秀团队,培训农村基层文艺队员3000余名,成为田间地头“种”文化的主力军。由县文化馆组织编排的《四德歌》、《最炫民族风》集体舞在全县迅速推广,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老年体协艺术团、老年大学艺术团、小路口文化站、水泊街道文化站、大路口文化站、小安山文化站、韩岗文化站、韩垓文化站及久莲广场舞队、醉美梁山队、水泊丽影队、水浒街玉儿广场舞队、东方广场舞队、后集、凤山、关庄健身队等16家“先进健身站点”受到表彰。    本次活动由梁山县老干部局、梁山县老龄办、梁山县教育和体育局、梁山县文广新局主办,梁山县老年人体育协会、梁山县体彩中心、梁山广播电视台、梁山县文化馆承办,城乡30多支文艺队伍表演了集体广场舞、腰鼓舞、太极、空竹、合唱、柔力球、功夫扇、健身球操、民间秧歌等精彩节目,县领导和现场群众共同分享了一台文化美、体育美、健康美、个性美、和谐美的好节目!  

2019-08-23
鲁西南的神奇地方戏,堪比东北二人转

梁山讯(通讯员 马卫东)2月14日,大年十五元宵节,又恰逢情人节,梁山县文广新局在新建的凤凰公园举行大型欢乐过大年民俗文艺队伍展演,有一支梁山大路口花鼓戏演出队分外耀眼,受到群众追捧喝彩。      该剧团在一辆卡车车厢上搭起流动舞台,上面拉起“梁山县大路口乡花鼓戏演出”的横幅,人员有七人,三个穿鲜艳戏剧服装的演唱者,四个锣、鼓、梆子等敲打者,再有音响、上车箱的铁梯子,仅此而已,但是演唱者有板有眼、韵味十足的花鼓戏特有的腔调、唱词,非常吸引笔者的视觉和神经,赞叹、惊讶至极。演唱者先是一位粉色戏装书生打扮的男人,坐在后面的板凳上,后来起来凳子演唱,在前面小场地上“走场”。板凳上搭一块布,就算是舞台的“正规”道具了。又有同样粉色戏装小姐扮相的女人演唱,还有个胖胖的穿蓝衣红马甲的丫鬟。丫鬟又是空闲时还会接过来梆子再做伴奏员来敲打。演员们高高矮矮、胖胖大大,顺其自然,轻松自由,更大有大家风范,伴奏的乐队更是农民穿戴,一排溜坐在车厢边沿的各个小板凳上,还竟然朴实得给笔者让座,可爱、可亲之极。整个剧团简洁、爽朗,又有韵味,让人爱不释手、赏心悦目。      花鼓戏是鲁西南的奇葩之一,主要流行于郓城、梁山、巨野一带。它伴奏乐器非常简单,主要依靠一副梆子,俗称“砸干梆”,所以戏曲情节发展快速,也就是常说的 “赶戏”,因此群众很喜爱这种小戏。早期的花鼓分东、南、西、北四路流派。鲁西南的“山东花鼓”为北路。早年,花鼓戏大都打地摊走场演出。因它演出时敲打花鼓而得名,群众叫它“打花鼓的”。演出时人员不多,少则三五人,多则七八人。乐器是一面鼓,大、小两面锣,一个梆子,一对钹。男角穿褂扎腰挎鼓,女角系裙扎裙舞帕,对唱对舞,有时女角甩开大辫,扭动屁股,翩翩走场,婀娜多姿颇具民间风情。它在唱腔上一句接一句,一板扣一板,往往多句唱词一气呵成,十分入耳。山东花鼓戏解放前被认为是不能入大雅之堂的小戏,流行范围较小。到解放前夕已奄奄一息,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双百方针”,使山东花鼓戏又繁荣发展起来。目前民间社团蓬勃兴起,它吸收兄弟剧种之长,也由“打地摊”走上了上装舞台,由一人担众角,改为分行当演出,乐队也独立伴奏,经常上演的剧目有五六十出,比如《站花墙》《梁祝下山》《李玉良赶考》《王定保借当》《蓝桥会》《王林休妻》《金镯玉杯记》《回龙传》《白玉楼》《三打舒凤英》《高文举赶考》《秦雪梅吊孝、观文、训子》《贾金莲拐马》《白金阁私访》《金鞭记》《王婆骂街》《艾艾送米》等,既有单场戏,也有连台戏,也有戏剧小段。     据笔者观察了解,花鼓戏说唱起来,一气呵成,不太间歇,有的剧目比较严肃,有的剧目则比较活泼,打打闹闹、说说笑笑,鲁西的方言土味十足、活泼热闹,恰似东北的二人转风格。这就是山东人的“二人转”啊!现在又有了鲜艳漂亮的戏剧行头,花鼓戏老艺人,重新焕发青春,老腔老调更加有韵有味,有板有眼,演唱风格古朴、严谨,声音高亢、婉转,伴奏简单中有节奏、铿锵韵味,整个剧团小巧又不失完整,艳丽又不失通俗,各个曲目丰富、活泼、取材于民间耳熟能详的故事,所以花鼓戏在鲁西南、梁山深受百姓欢迎、热爱。记得小时候俺家三婶子就会唱拿手的花鼓戏,她们小路口镇张湾村就有古老的花鼓戏,她是耳濡目染自小学会的。大路口乡花鼓戏剧团,抢先一步走在了前面,已经颇具规模、很是有亮点。梁山县花鼓戏剧种多样、深远,已经完全够了申请非遗项目的标准和神韵。  

2019-08-23
济宁市任城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举行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济宁非遗项目,展示任城区手工技艺,让百姓深入了解非遗,2015年12月5日上午,“老济宁印象”任城区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济宁宣阜巷文化步行街如期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民族记忆的背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此次非遗展的主题为“老济宁印象”,带有老济宁记忆的省、市级非遗项目《面塑》、《董氏古兵器》等三十余项非遗项目参展,有60余人现场进行制作展示和表演。一件件非遗文化珍品诸如剪纸、圣绣、泥塑等,汇聚在宣阜巷一条街,全方位展现各自的记忆特点,给这条古老的街巷增添了亮点和色彩。近年来,任城区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注重对具有任城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4年,区政府公布了任城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今年又命名了一批非遗传承人。截止目前,全区已有19个项目入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0个项目入选区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此次活动,交流保护经验,促进传承发展,为打造运河文化特色区、建设文化强市做出积极的贡献。非遗展分为在“玉堂桥”现场展示和在宣阜巷“今日美术馆”展览两部分,来自市区机关和社区的干部、群众上千余人观看了现场展演和展示,共展出两周时间。任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汪金厚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2019-08-23
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成功举办2018“迎中秋 庆国庆”系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文广新局、济宁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主办,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济宁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迎中秋 庆国庆”文化惠民演出系列活动在运河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成功举办。金秋十月,万里江河披锦绣,花好月圆寄深情。为祝福我们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国泰民安,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济宁市群众艺术馆积极组织了5支文化志愿服务队,300余位文化志愿者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国庆节”期间开展了五场文化惠民演出,累计服务市民观众约10000余人次。

2019-08-23
济宁市群众艺术馆组织开展2018年庆祝“老年节”文化惠民演出暨老年人防诈骗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由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济宁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开展的---2018“老年节”系列文化志愿活动在运河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成功举办。近年来,老年人因对新事物接受了解程度不够,自身缺乏防骗意识,因投资理财、购买保健品、平安祈福等被骗的案件频发。重阳节之际,济宁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任城区老龄办,为全市老年人普及防骗知识,发放防骗材料,让全社会共同关注老人,提高老人防骗意识尊老助老意识,传递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快乐养老正能量,文化志愿助力“中国梦”。演出节目包括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杂技等形式,特别是由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和群英艺术团文化志愿服务队共同打造的新编山东梆子小戏《养老》再次为广大市民精彩呈现,由身边老人的亲身经历改编成了节目,受到了广大市民群众热烈欢迎!

2019-08-23
济宁网络春晚海选结束 近40个节目参加最终录制

1月20日,2019年济宁网络春晚海选活动在济宁市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内的群星剧院举办。来自济宁市的众多团体与个人表演的音乐、舞蹈、戏曲、曲艺等节目精彩亮相。通过选拔,最终有近40个节目将参加1月30日的网络春晚录制。2019年济宁网络春晚是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为扩大社会参与度,充实节目内容,该局于1月初下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济宁网络春晚海选活动的通知》。在海选现场,音乐、舞蹈、戏曲、曲艺、魔术、杂技等多种节目形式轮番上演。“我们通过打分最后选出来了近40个节目参加最终录制,还有近年来在省、国家及比赛中获奖的作品,如群众艺术馆的小合唱《红莲花土琵琶》,以及济宁杂技团的杂技节目等。”除了这些节目,还有王三妮、荷之声等近年来在省级、国家级媒体亮相的红人,将为济宁人民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

2019-08-23
女书协走进市群众艺术新馆为农民工送福

 1月27日下午,济宁市女书画家协会会员走进即将于2月1日投入使用的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为在那里坚守建筑岗位的农民工们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2019-08-23
2019济宁市网络春晚在我馆完成录制

由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办,市群众艺术馆、济宁艺术剧院承办的2019年济宁网络春晚1月30日在我馆完成录制。本届网络春晚涵盖歌曲、舞蹈、器乐、杂技、相声、戏曲等多种类型,各具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除了有年轻人喜爱的文化元素,“接地气”的网络春晚也为老一辈观众量身定制了优质节目,力求做到老少咸宜。本届网络春晚紧跟时代步伐,在内容上锐意创新,把国家的新发展、老百姓生活的新变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融入到节目中,展示新时代的新作为、新气象。国家级传承人刘士福新创作的山东琴书《喜事多》,讲述了新农村的新变化;歌曲《好楼长》赞颂了创建文明城市以来的邻里新变化;杂技《花式跳绳》用高超的技艺将普通的跳绳升华成为一项极具观赏性的节目……届时将为观众烹饪一桌有温度、有色彩、有活力的文化盛宴。   2019年济宁网络春晚将于2019年2月3日晚20:00在大众网济宁频道、齐鲁网济宁频道、鲁网济宁新闻中心、中国山东网济宁新闻中心、东方圣城网、济宁新闻网等网络直播平台同时播出。

2019-08-23
第四届“儒乡鼓韵金唢呐”济宁市民间吹打乐汇演成功举办

3月8日,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儒乡鼓韵金唢呐”济宁市民间吹打乐汇演活动在济宁市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举行。此次民间吹打乐汇演活动是全市2019年新春系列文化惠民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庆祝第四个“非遗月”非遗展演展示系列活动的压轴活动。来自14个县市区的17支队伍80余名民间艺人登台竞技,为观众献上了一场高水平的吹打乐盛宴。经过激烈角逐,共评出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8个,优秀组织奖8个,组织奖6个。“儒乡鼓韵金唢呐”济宁市民间吹打乐汇演是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致力打造的一项品牌群众文化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4届,受到了非遗传承人、民间吹打乐从业者的高度认可和欢迎。通过近年来吹打乐汇演、音乐培训等活动带动培育,本次汇演作品质量和演奏水平较往届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吹打乐新人不断涌现,参加演出的不仅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领军人物,更有很多初出茅庐崭露头角的行业新人,其中微山县文化和旅游局选送的《家园新曲》节目,最小演奏者年仅12岁,大家互相切磋,共同提升,对传承发展鲁西南鼓吹乐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2019-08-23
学雷锋志愿者助力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新馆试运行(完结篇)

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弘扬和宣传雷锋精神,2019年1月28日—2月1日,由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济宁一中组织的200名中学生志愿者来到了位于太白湖区的济宁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利用寒假时间开展了为期5天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济宁一中的志愿者们准时到达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太白湖区新馆)释放青春活力,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填写志愿者申请表。市艺术馆纪文杰馆长与志愿者们互动交流,分享公益服务心得和快乐。济宁一中郭金丽书记也来到现场,为同学加油鼓劲,也对同学们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提出表扬!济宁一中郑清勇老师给志愿者们讲具体服务注意事项。市艺术馆工作人员带领志愿者们参观市艺术馆,并分配了服务任务。志愿者们作为第一批“游客”参观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宣阜巷的老师们热情地向同学们讲解了这些老一辈传下来的手艺,周老师还免费送给了同学们一个“马到成功”的糖画,祝同学们学习顺利、金榜题名。现代化的设计、防回音的墙壁造型、数字化的体验活动、多功能演出剧场、传统手工艺非遗展示……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网络春晚录制现场,也有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由志愿者(美男)组成的引导队同样也是靓丽的风景线!志愿者们,不怕脏不怕累,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我们为志愿者们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付出必有回报,市艺术馆书法老师给志愿者们题写春联,送上新春的祝福。我馆工作人员为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证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用满心的感谢鼓励大家扬帆远航!青春的列车,一直向前驶去,我们不能选择停留,但我们可以播下希望的种子,让它在我们所经之处茁壮成长,能成为一把遮天大伞,为需要的人遮光挡雨。我们追求的并不多,只希望着,能够尽我们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带去爱和温暖,让天下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永远快乐。托翁曾说:“人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这次的志愿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同学们的奉献之心才刚刚开始跳动,志愿之行才刚刚开始启程!希望同学们以梦为马,逐梦扬帆,在奋斗的道路上热心奉献,在逐梦的道路上升华人生!

2019-08-23
2019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旅惠民志愿服务队主办,由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志愿服务队、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济宁剧院管理公司志愿服务队承办的2019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济宁市文化广场市民大舞台成功举办。当我们沐浴在三月的阳光下时,一个温暖的名字便会涌上心间——雷锋。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他平凡而伟大的事迹都闪烁着灿烂的光芒。学习雷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提升自己,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脚步,迎接每一个灿烂的日子,让春风送去爱的阳光。此次活动持续六场,参与志愿者达1000余人,志愿者们精心策划编排、浅吟高唱以此传播爱的正能量,节目精彩纷呈《英雄赞歌》、《我祝祖国三杯酒》、《把一切献给党》等使雷锋精神和这芬芳一起荡漾。雷锋精神贯穿于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将雷锋精神化作实际行动,携手并肩,汇聚力量,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雷锋精神与我们同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2019-08-23
创建卫生城市宣传演出

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充分利用文化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既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极大地发挥文化阵地的宣传作用。

2019-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