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济宁市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活动成功举办

       7月9日,“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济宁市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活动在市文化馆群星剧场成功举办。活动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宁市文化馆承办。活动现场,来自各县市区的16支参赛队伍同台竞技;精彩纷呈的演出节目既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赞许,也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张康出席活动。    本次活动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热情,推动群众文化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活动自6月份启动以来,各级文化部门广泛发动组织活动演出,在全市范围内营造出“群众演、群众看、群众选”的热烈氛围,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演出作品多数来自群众日常生活亲身体验,题材主要围绕“红色经典”“传统文化”“美德山东”“乡村振兴”等内容,充分展示了我市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和全市上下以昂扬姿态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精神面貌。   下一步,我们将高举公益服务旗帜,大力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力服务群众文化生活,为繁荣文化事业,推动群众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2022-07-09
“千年运河曲声扬”济宁市少儿曲艺大赛暨中国大运河少儿曲艺选拔赛在济宁市文化馆成功举办!

        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力加强对基层群众文艺创作的指导、辅导,以优质的群众文艺作品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挖掘和创作更多运河沿线的优秀曲艺作品,培养扶持出色的少儿曲艺人才。6月19日上午,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宁市文化馆承办的“千年运河曲声扬”济宁市少儿曲艺大赛暨中国大运河少儿曲艺选拔赛在济宁市文化馆群星剧场精彩亮相。来自我市十二个县市区的89个节目,近300名少儿曲艺爱好者历时半个月的预赛和复赛,共选拔出21个节目参加了本次决赛。此次比赛涵盖了快板、相声、山东琴书、山东落子、端鼓腔、山东快书等多种曲艺门类。节目中既有传统名段,也有体现新时代、新生活的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显示出济宁深厚的曲艺传统,又展现了我市非遗工作保护下的曲艺创新性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为全市广大少年儿童搭建了学习曲艺、同台竞技、交流提高、风采展示的平台。

2022-06-20
济宁市文化馆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丰富多彩!

     6月11日,2022年济宁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暨非遗购物节活动全面启动。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围绕“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的活动主题,结合“非遗手造”济宁市文化馆开展了一些列非遗展示展销活动,营造出良好的节日氛围。文化馆大厅,面塑、民族服饰、纸翻花、葫芦烙画等10位传承人进行了精彩的现场展示和互动体验。非遗手造精品展在二楼西南展厅举办,展览征集全市优秀非遗手造作品共计100余件,充分彰显了我市非遗手造取得的丰硕成果。馆内平台展区琴箫和鸣,其鸣琴社古琴精品展及琴友雅集活动同期举行,观众可以抚琴品茗,营造出古典雅致的氛围空间。同时,百姓讲堂《略谈孔子、孟子的义利观》讲座如期举行,讲座通过介绍孔子、孟子的义利观,让听众在触摸先贤思想的同时实现了自身思想的升华。下一步,济宁市文化馆将继续围绕全民艺术普及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职能,全面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宣传、体验、培训工作,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非遗保护中来,分享非遗保护成果,营造出人人保护,人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2-06-12
济宁市“退役军人学雷锋、不忘初心志愿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3月5日下午,由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共青团济宁市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市文化馆、济宁剧院管理公司等单位承办的“退役军人学雷锋、不忘初心志愿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文化广场隆重举行。团市委、市民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有关市直部门领导及学雷锋志愿者共同参加本次活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现场为市民群众开展了法律咨询、就业创业贷款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义务理发、医院义诊、老兵初心故事宣讲及文艺演出等服务活动。

2022-03-06
济宁市文化馆“非遗小课堂”被评为“五为”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3月5日,在全市深化“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上,济宁市文化馆“非遗小课堂” 被评为“五为”志愿服务优秀项目。    济宁市文化馆始终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依托我市丰富的非遗资源,成立济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心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学校,系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济宁市文化馆 “非遗小课堂”志愿服务项目,发挥场馆、社区、传承人联动效能,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全力打造非遗全民普惠工程品牌。目前,已在任城区各街道社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铺开,先后举办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直接惠及社区居民5000余人,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2020年山东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在做好“非遗小课堂”的同时,济宁市文化馆“非遗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也在各学校全面开展,惠及学生及特殊人群5万余人。此外,我们还围绕传统节日,开展线上、线下非遗体验、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和百姓讲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惠及群众共计50余万人次。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传承非遗项目,弘扬济宁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满意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2-03-06
济宁市文化馆开展“开工第一课安全生产培训”活动

2022年新年伊始,济宁市文化馆开展“济宁市文化馆开工第一课安全生产培训”活动,全馆人员参加了活动,认真学习了安全生产相关知识,提高了全馆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

2022-02-07
马集镇文化站关于每周常设公共文化项目的公告

      近年来,马集镇不断加强镇文化站、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文体阵地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活动场地和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软硬件”,让群众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现将马集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1、地址:马集镇综合文化站(马集镇河东党群服务中心)2、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8:00        3、服务项目:乡村阅读,全民阅读,儒学讲堂,传统文化4、联系电话:6451012

2022-02-01
马集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及职能公示

   一、每周常设公共文化项目一览表序号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服务场地服务时间1乡村阅读城乡书房每周一、周三2全民阅读各村农家书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每月底前举办3儒学讲堂各村儒学讲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每月底前举办4传统文化综合文化站每周六下午二、文化站职能1、负责组织举办辖内的群众文化艺术娱乐、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体活动。2、负责指导辖区各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工作,规范文化活动中心各项管理制度。3、负责对各村、社区文体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规范各村、社区各种文体设施的管理制度。    4、负责开展各村、社区文体骨干队伍的建设工作,不定期组织文体骨干参加业务培训,开展文体活动。    5、负责组织开展辖内的文物普查、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6、负责发展辖内的文化娱乐事业建设工作。    7、负责配合公安、市场监管、文化等职能部门对辖内的社会文化市场进行监督、巡查管理工作。    8、联系区社会事业中心、区教育分局等职能部门,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9、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联系人:陈根运  13153798950

2022-02-01
疃里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及职能公示

   一、每周常设公共文化项目一览表序号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服务场地服务时间1乡村阅读城乡书房每周一、周三2全民阅读各村农家书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每月底前举办3儒学讲堂各村儒学讲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每月底前举办4传统文化综合文化站每周六下午二、文化站职能1、负责组织举办辖内的群众文化艺术娱乐、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体活动。2、负责指导辖区各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工作,规范文化活动中心各项管理制度。3、负责对各村、社区文体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规范各村、社区各种文体设施的管理制度。    4、负责开展各村、社区文体骨干队伍的建设工作,不定期组织文体骨干参加业务培训,开展文体活动。    5、负责组织开展辖内的文物普查、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6、负责发展辖内的文化娱乐事业建设工作。    7、负责配合公安、市场监管、文化等职能部门对辖内的社会文化市场进行监督、巡查管理工作。    8、联系区社会事业中心、区教育分局等职能部门,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9、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联系人:杨春玲13863781399

2022-02-01
疃里镇文化站关于每周常设公共文化项目的公告

    近年来,疃里镇不断加强镇文化站、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文体阵地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活动场地和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软硬件”,让群众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现将疃里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1、地址:疃里镇综合文化站(党群服务中心二楼)2、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8:00        3、服务项目:乡村阅读,全民阅读,儒学讲堂,传统文化4、联系电话:6563736 

2022-02-01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济宁市2022年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传承弘扬济宁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化遗产月宣传活动,1月25日上午,由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宁市文化馆承办的“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济宁市2022年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宁市文化馆举办。启动仪式上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张康同志对2021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的工作进行回顾并激励广大非遗工作者在2022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活动现场,嘉祥石雕传承人梁秉公、核雕传承人孙克锁向济宁市文化馆捐赠自己的代表性作品,济宁市文化馆馆长张华锋同志向两位颁发收藏证书。启动仪式后,举办了新春曲艺专场演出。此次演出充分显示出济宁深厚的曲艺传统,又展现了我市非遗工作保护下的曲艺创新性发展取得的成绩。        同时,济宁市首届柘陶书刻作品展在文化馆书画展厅举办。此次展览以“艺术助推非遗传承”为主旨,以书刻艺术的方式,全面展示出柘陶的当代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2022-01-25
济宁市文化馆下乡送春联墨香暖民心

       春节临近,为让文化惠民政策深入基层,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乡村群众享受文化福利,1月13日济宁市文化馆组织书法家志愿者到嘉祥梁宝寺镇南张村开展“送春联  迎新春”文化下乡公益惠民活动。笔墨凝书香,新春送万福!活动现场,书法家志愿者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不一会儿,一副副充满新春祝福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大红福字和春联一挥而就,跃然纸上,呈现在村民面前。现场群众个个争先恐后挑选自己喜欢、满意的春联,人人脸上充满着幸福无比的笑容。现场一位村民说:“现在的春联基本是印刷体,样式、花色、内容千篇一律,缺乏年味,没什么意思,而书法家当场书写的春联则更亲切更有春节的味道!我就喜欢这种书写的春联!”志愿者们通过义务为村民写春联、送春联,把满满的关怀、浓浓的年味、新春的祝福送到每一户平常百姓家中,受到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和称赞,丰富了农村文化,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在传递浓浓年味的同时,也向村民们送去了新春的问候和祝福。

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