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济宁市文化经济开发区

文化经济开发区新闻中心

返回文化经济开发区分站首页 >>
马集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及职能公示

     一、每周常设公共文化项目一览表序号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服务场地服务时间1乡村阅读城乡书房每周一、周三2全民阅读各村农家书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每月底前举办3儒学讲堂各村儒学讲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每月底前举办4传统文化综合文化站每周六下午二、文化站职能1、负责组织举办辖内的群众文化艺术娱乐、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体活动。2、负责指导辖区各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工作,规范文化活动中心各项管理制度。3、负责对各村、社区文体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规范各村、社区各种文体设施的管理制度。    4、负责开展各村、社区文体骨干队伍的建设工作,不定期组织文体骨干参加业务培训,开展文体活动。    5、负责组织开展辖内的文物普查、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6、负责发展辖内的文化娱乐事业建设工作。    7、负责配合公安、市场监管、文化等职能部门对辖内的社会文化市场进行监督、巡查管理工作。    8、联系区社会事业中心、区教育分局等职能部门,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9、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联系人:陈根运  13153798950

2023-02-01
马集镇综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及职能公示

 一、每周常设公共文化项目一览表序号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服务场地服务时间1乡村阅读城乡书房每周一、周三2全民阅读各村农家书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每月底前举办3儒学讲堂各村儒学讲堂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每月底前举办4传统文化综合文化站每周六下午二、文化站职能1、负责组织举办辖内的群众文化艺术娱乐、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体活动。2、负责指导辖区各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建设工作,规范文化活动中心各项管理制度。3、负责对各村、社区文体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规范各村、社区各种文体设施的管理制度。    4、负责开展各村、社区文体骨干队伍的建设工作,不定期组织文体骨干参加业务培训,开展文体活动。    5、负责组织开展辖内的文物普查、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6、负责发展辖内的文化娱乐事业建设工作。    7、负责配合公安、市场监管、文化等职能部门对辖内的社会文化市场进行监督、巡查管理工作。    8、联系区社会事业中心、区教育分局等职能部门,协调各项工作的开展。    9、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任务。 联系人:陈根运  13153798950

2021-02-01
马集镇文化站关于每周常设公共文化项目的公告

      近年来,马集镇不断加强镇文化站、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文体阵地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活动场地和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软硬件”,让群众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现将马集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1、地址:马集镇综合文化站(马集镇河东党群服务中心)2、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8:00        3、服务项目:乡村阅读,全民阅读,儒学讲堂,传统文化4、联系电话:6451012

2022-02-01
马集镇文化站关于每周常设公共文化项目的公告

      近年来,马集镇不断加强镇文化站、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文体阵地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活动场地和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软硬件”,让群众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现将马集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1、地址:马集镇综合文化站(马集镇河东党群服务中心)2、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8:00        3、服务项目:乡村阅读,全民阅读,儒学讲堂,传统文化4、联系电话:6451012

2023-02-01
马集镇文化站关于每周常设公共文化项目的公告

        近年来,马集镇不断加强镇文化站、各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文体阵地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活动场地和设施,进一步提升服务“软硬件”,让群众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资源,丰富了文化生活。现将马集镇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1、地址:马集镇综合文化站(马集镇河东党群服务中心)2、开放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8:00        3、服务项目:乡村阅读,全民阅读,儒学讲堂,传统文化4、联系电话:6451012 

2021-02-01
三月初六逛庙会 王集古会看大戏

     4月25日,也就是农历三月初六,疃里镇王集古会开始了。王集地处济宁和嘉祥之间,交通十分方便,自明朝永乐八年(1410年)王氏家族从南京舍予县迁居王集村后,本村人口迅速增加,至今已有3000余人。王集周边村庄密集,一两千人的村庄就有十多个。改革开放以后,王集周边的经济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每年持续五天的王集古会吸引大量周边群众参加,商品逐年增多,市场面积逐年增大,赶会的人摩肩接踵,贸易活跃。上会商品主要有布匹、服饰、家具、农具、日用品、食品、玩具、花卉,甚至牲畜,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日上会人数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成交额少则几万元,多则数十万元。每逢古会,村委会都会聘请剧团为群众免费演出,今年也不例外,从古会开始第一天,早、中、晚各三场戏曲演出给群众带来了高水平的文化大餐。三月初六逛庙会,王集古会看大戏,一年一度的王集会已成了王集周边群众每年的一桩盛事,期待这一百年古会散发更大的魅力! 

2023-04-25
传承百年古会 弘扬传统文化 ----疃里镇李屯古会

     疃里镇李屯村的三月古会,曾经和济宁寺谷堆的二月会一样赫赫有名。明朝洪武年间,大量山西移民拖家带口来到山东,也来到济宁疃里。在营造家园的同时,人们在许多村庄建了菩萨庙,即旧时流传在民间的“奶奶庙”。李屯村是个人口众多的大村庄,便成为当仁不让的祭祀村庄。每到农历的三月十八,李屯村周围小村庄的人们就会抬上供果,带着几吊凑份子的铜钱,男女老幼一起赶到李屯村东的奶奶庙,开始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而小商小贩总是民间消息最灵通的人,每到祭祀开始的日子,奶奶庙前便是摊贩云集,各路风味小吃和各地杂耍戏班齐聚,日用百货琳琅满目。久而久之,只有一天的祭祀大典逐步演变为商业交流长达十天之久的庙会了。每年的正月十五一过,各地的商贩打点货物,开始了艰苦的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奔向鲁西南地区,直扑几个庙会而来。赶完寺谷堆的二月会,外地商贩移师相距不过十几里的李屯村,支起帐篷,埋锅造饭,等待三月十八日李屯村几百年不衰的古庙会的盛大开幕。直至1966年,李屯村那所经过历代翻修,早已金碧辉煌、宏伟壮观的奶奶庙,几日之间彻底倒塌,奶奶庙的砖瓦盖起了农民扫盲夜校,后改为李屯村农民子弟学校至今。改革开放后,寺谷堆率先恢复古庙会,李屯村紧随其后,也开锣唱戏十天,广招各地客商,重现了古庙会的辉煌。 

2023-05-07
重整旗鼓再出发 百年古会展新颜 —— 疃里镇旷山古会

      传说乾隆下江南经过京杭大运河,从远处看到一座孤山,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便下船来到山脚,亲笔提词:山不在高。此山便由此改名为“旷山”。旷山上有座慈云寺,香火鼎盛,大约在450年前,逐渐在每年的四月初八形成香火庙会。由于四月初八据传为释迦摩尼的生日,因而上香的人越来越多,香火庙会逐渐在旷山落户,几百年来长盛不衰。慢慢的就有了卖吃的、卖喝的,有了土产、五金,有了卖布的、卖衣服的、卖鞋的、卖玩艺的,有了套圈的、玩猴的,甚至来了大型马戏杂技团。据旷山村的老人说,几天的庙会结束后必下一场大雨,那叫刷盘路,由于老佛爷显灵,保佑了旷山村的老百姓,旷山村从没刮过大风,从没下过冰雹,旱涝保收。以往还有一句顺口溜:上有老天,下有旷山。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每逢庙会,旷山都要唱大戏,邀请过常香玉、金不换、姚月芝等著名演员来演出。近三年由于疫情原因,为了群众健康着想,旷山古会停办了三年。今年万象更新,旷山古会重整旗鼓、重新开张,以全新的面貌欢迎各界朋友光临!  

2023-05-26
经开区疃里镇第二届广场舞大赛圆满落幕

         4月8日上午9:30,2023年疃里镇第二届广场舞大赛在高庙社区百姓大舞台准时举行。来自疃里镇各村的12支群众广场舞队伍参加了比赛。广场舞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形式,在疃里镇蓬勃开展。本次大赛的举行,为全镇广大广场舞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通过大赛,大家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友谊,充分展示了疃里镇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进一步激发了全镇人民积极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向基层深入,向乡村拓展,向社区延伸,促进了我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为纵深推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经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氛围。同时,通过此次比赛的机会,疃里镇积极开展“强身健体 学习有我”学习强国宣传推广活动。通过主持人的介绍和镇宣传办工作人员的现场演示,向群众宣传了学习强国APP的使用方法,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了学习强国。最终,比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来自马桥村俏佳人舞蹈队的《梅花赋》获得第一名,为这场全民参与的赛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2023-04-08
2024年3月20日——3月23日艺术剧团来我区演出

     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宗旨,以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加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2024年3月20日——3月23日,市艺术剧院来我区演出,让更多观众观看到我团丰富精彩的文化惠民演出。

2024-03-19